中國現(xiàn)代應用藥學投稿要求
2024-11-9 10:30:00
本刊為中國藥學會主辦、國內(nèi)外公開發(fā)行的綜合性藥學學術期刊,欄目分專家論點、論著、中藥、綜述、藥事 管理、臨床、藥物警戒等,論著包含藥理、藥劑、生物藥、藥物化學、藥物分析與檢驗等相關內(nèi)容。本刊為全國中 文核心期刊、中國科技論文統(tǒng)計源期刊(中國科技核心期刊)、中國科學引文數(shù)據(jù)庫(CSCD)來源期刊。
1 投稿要求
文稿應具有科學性、邏輯性、先進性,并有理論和實踐意義,側重實用。
1.1 來稿要求文字精練緊湊,通順準確,重點突出,層次清晰。文稿請附中英文題名(每個實詞第一個字母要求大寫)、 作者和作者漢語拼音名、作者中英文單位名、中英文摘要、中英文關鍵詞。文中數(shù)據(jù)、結構式、公式、參考文獻等請 仔細核對,避免出錯。投稿后,如發(fā)現(xiàn)上述內(nèi)容有錯,請及時聯(lián)系更正。
1.2 當論文的主體是以人為研究對象的試驗時,應在文中說明其遵循的程序符合負責人體試驗的委員會(單位、地區(qū) 或國家)所制定的倫理學標準,提供倫理審查批件,并注明已獲得受試對象的知情同意。
1.3 來稿務必自留底稿。務必寫清楚作者姓名、地址、學歷、職稱、郵編、固定電話、手機及 E-mail。部隊及保密 單位除編號外,還應寫明駐地。文稿凡屬基金資助、國家攻關項目請寫明項目編號,標注在首頁下,并附相關證明材 料。請勿一稿多投,或抄襲別人稿件。本刊只接收網(wǎng)上系統(tǒng)投稿,請勿通過郵寄或 E-mail 投稿。
1.4 網(wǎng)上投稿 ....步驟如下: ①登錄網(wǎng)址:www.chinjmap.com 點擊作者登錄;②進行注冊登錄(*為必填項);③網(wǎng)上投稿時,請一同將基金項 目證明材料以附件形式上傳至投稿系統(tǒng)。請注意查收編輯部的 E-mail 通知。
1.5 凡收到本刊收稿通知后 3 個月內(nèi)未收到對稿件的處理通知,則說明該稿仍在審閱中,作者如欲改投他刊,須與 本刊聯(lián)系。
1.6 凡退回作者修改的稿件請嚴格按本刊稿約要求及退修意見修改,并在規(guī)定期限內(nèi)返回,若 2 個月仍未修回,并 且未與編輯部聯(lián)系說明情況,則將視同撤稿處理。
1.7 文責自負。依照《著作權法》有關規(guī)定,編輯部可對來稿修改、刪節(jié);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,則請作者考慮。 1.8 為適應我國信息化建設需要,擴大作者學術交流渠道,本刊已同意被美國《化學文摘》(CA)、《劍橋科學文摘(自 然科學)》[CSA(Nat Sci)]、《國際藥學文摘》(IPA)、《烏利希期刊指南》(Ulrich PD)、《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中國文獻 數(shù)據(jù)庫》(JST)等國際重要檢索系統(tǒng)收錄。
2 文稿的撰寫要求
文稿應盡量減少層次,最多不宜超過 3 層。文題、層次標題、表題、圖題、參考文獻及致謝等,一律頂格書寫。 文稿請用 5 號字 1.18 倍行距排版。來稿須達到清稿要求,上傳稿件請一律采用 WORD 格式。勿用非規(guī)范字。數(shù)字與 單位之間加空格。需排斜體字的外文直接排為斜體,如:拉丁字[如屬名,種加詞和種下加詞 Crotalaria medicaginea Lamk var iuxurians (Benth) Baker]、物理量(如速度 v,質(zhì)量 m)、旋光性、構型和標明取代位的化學元素符號(如 l, d, cis, N, Q 等)、基因名稱及一些統(tǒng)計學符號(如樣本均數(shù) x, t 檢驗,概率 P)。
2.1 文題 題名須簡明確切,并能反映本文的特定內(nèi)容,不宜過長,一般不超過 20 字,不要副題。避免使用化學式、 公式及非公知的縮寫等。
2.2 作者 文稿的作者應是參與來稿專題研究工作的主要科技人員,應對全文的內(nèi)容負責,并能回答文中的問題, 是論文的法定權人和責任者。作者署名的次序按參加者對論文工作的貢獻大小排序,第一作者須事先征得本文其他 作者的意見,包括排列順序。附第一作者簡介,2 人以上合寫的文稿,應注明聯(lián)系人,并附聯(lián)系方式。作者的中英 文單位名稱要寫全名,并附郵政編碼。作者如多單位,則應在其姓名的右上角注出阿拉伯數(shù)字序號,并將單位名列 在最后作者之后,各單位之間用“;”號隔開。
2.3 摘要 為適應讀者了解論文全面內(nèi)容的需要,并便于參與國際學術交流,中、英文摘要均要求采用結構式摘要, 摘要內(nèi)容要明確列出摘要的 4 個要素,即目的:研究、研制、調(diào)查等前提、目的和任務,所涉及的主題范圍;方法: 所用的原理、理論、條件、對象、材料、工藝、結構、手段、裝備、程序等;結果:實驗或研究的結果、數(shù)據(jù)、被確 定的關系、觀察結果、得到的效果、性能等;結論:結果分析、研究、比較、評價、應用,提出的問題,今后的課題, 假設,啟發(fā),建議,預測等。
英文摘要內(nèi)容可比中文摘要詳細些,亦應明確列出摘要的 4 個要素,即 OBJECTIVE(目的)、METHODS(方法)、 RESULTS(結果)、CONCLUSION(結論),要寫得具體。力求用詞、語法、拼寫、含意和邏輯正確。成文后最好請有 關專家修改潤色。
2.4 關鍵詞 為適應計算機自動檢索的需要和便于讀者尋找文獻,應標注能反映論文特征內(nèi)容、通用性較強的、符 合主題詞表的術語為關鍵詞,一般 3~8 個。中英文關鍵詞數(shù)目及排列順序應一致。
2.5 標出中圖分類號、文獻標識碼。
2.6 腳注 置首頁底,注明該文獲得課題基金來源和編號;第一作者簡介;通信作者簡介等。作者簡介包括姓名、 性別、學位、職稱、聯(lián)系方式、E-mail。如: 基金項目:國家自然科學基金(81373578) 作者簡介:張三,男,博士,教授 Tel: (0571)99999999 E-mail: abc@163.com
2.7 前言(引言或序言) 概述本文的理論依據(jù)、研究思路、實驗基礎及國內(nèi)外現(xiàn)狀(可列出主要的參考文獻),并應明 確提出本文目的,尤其指出其創(chuàng)新性。
2.8 藥物、試劑、動物及植物 藥物、試劑應說明來源、批號及規(guī)格;主要儀器應說明型號及來源;動物(如鼠)應說 明其來源、種屬品系、級別、性別、健康狀況、合格證號、體質(zhì)量;植物應說明其來源、拉丁名、鑒定人及其單位和 職稱。藥學有關名詞以中國藥典(最新版)、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《藥學名詞》、《化學名詞》(科學 出版社)為準。藥名采用“國際非專利名(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,INN)”,以《中國藥品通用名稱》(藥典委 員會辦公室編)為準。國家藥品監(jiān)督管理局批準的新藥,則用批準的藥名。藥名較長時,可用縮寫,但需在首次出現(xiàn) 時注明,例如雷尼替丁(ranitidine,Ran)。藥名寫在劑量前面。不常見的藥名,特別是新近上市的新藥名,首次出現(xiàn) 時,注上英文名。藥物不良反應的個案報道要寫明藥品生產(chǎn)廠名和批號,住院號、尸檢號、門診號可省略。
2.9 方法 凡文獻已有記述的方法,一般可引文獻。對新的或有實質(zhì)性改進的方法要寫明改進處。如是自己創(chuàng)新的 方法,則宜詳述,以便他人重復。
2.10 計量單位及符號 計量單位一律采用以國際單位制單位為基礎的“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”(簡稱“法 定單位”)。請參閱《量和單位》(北京:中國標準出版社)。
量名稱、量符號應規(guī)范使用。量名稱有全稱與簡稱之分(如“物質(zhì)的量濃度”多簡稱“濃度”或“物質(zhì)濃度”等), 二者可等效使用,且多使用簡稱。量符號均應使用斜體,如 m(質(zhì)量),t(時間),V(體積),n(物質(zhì)的量)。某些常用量及 其符號,如比重(sp gr,sg)、原子量(AW,aw)、分子量(MW,mw)等,因其不符合有關規(guī)定或易與有關符號產(chǎn)生混淆 或誤解,宜停用,應改用相對密度(d)、相對原子質(zhì)量(Ar)、相對分子質(zhì)量(Mr)等。
單位名稱也有簡稱與全稱之分,兩者可等效使用,數(shù)字后帶單位者,均用單位符號表示。單位符號前的數(shù)字避免 使用分數(shù)。數(shù)字與單位符號間應留一個字符空隙。當數(shù)值過大或過小時,應改用適當詞頭符號,如 M、p 或以 10n , 10?n 的形式表示,但應遵守有效數(shù)字及數(shù)字修約規(guī)則。單位、詞頭符號及阿拉伯數(shù)字一律采用正體。
組合單位中不宜使用斜線,更不宜將斜線、負指數(shù)冪或漢字混用表示相除。如常用法定單位為“mg·kg?1 ·d?1 ”, 不能再表示為“mg/kg/d”,“mg·kg?1 /d”,“每日 mg/kg”或“每千克 mg/d”等。
藥物、試劑濃度及各類生化指標使用法定單位的基本原則是:①當其 Mr或 Ar已準確測得時(如各類電解質(zhì)、維生 素、糖類及其代謝產(chǎn)物、脂類及其代謝產(chǎn)物、非蛋白類含氮物質(zhì)等),均應采用“物質(zhì)的量濃度”,分別以 mol·L?1 , mmol·L?1 ,?mol·L?1 ,nmol·L?1 ,pmol·L?1 等為法定單位表示。②當為混合物(如總蛋白、總脂、各類免疫球蛋白等) 或其 Mr或 Ar尚未準確測得時,可采用“質(zhì)量濃度”,分別以 g·L?1 ,mg·L?1 ,?g·L?1 ,ng·L?1等為法定單位表示。③習 以%、‰、比例數(shù)(如 1∶1 000)等相對數(shù)表示結果者可繼續(xù)使用;但當表示變動范圍時,范圍號(~)前后兩數(shù)值中的%、‰ 或 10n 、10?n均應同時寫出不能省略前者只寫后者,如 3.0%~5.0%(不能寫成 3~5%),“(4.0×1012~5.5×1012·L?1 ”(不能 寫成 4.0~5.5×1012·L?1 )等。④習用的各類百分濃度(v/v,w/v,w/w)及其單位 g/dl(g%),mg/dl(mg%),ml%(vol%);當 量濃度(N)及其單位 N(Eq/L),mEq/L,?Eq/L;克分子濃度及其單位 M,mM,?M;以及表示微量物質(zhì)含量的 ppm, pphm,ppb 等均應停用。年齡和體質(zhì)量均須用實際測得的平均數(shù)±標準差( x ? s )表示,按體質(zhì)量計算的藥物劑量應 以“g(mg)·kg?1 ·d?1 ”表示。
2.11 放射性核素或元素符號均應用正體且首字母大寫 核子數(shù)應標在元素符號的左上角(不能再標于右上角),如 14CO2,131I-albumin 等,當有必要標明受激態(tài)時,可將受激態(tài)符號標在其右上角,如 NO* 表示電子受激態(tài),而 110Ag* 或 110Agm則表示核受激態(tài)等。元素、離子或基團的化合價應標在右上角,且應數(shù)字在前,表示正負化合價或陰陽離子 的“+”或“?”在后,如 Mg2+(不用 Mg++,Mg+2), 3? PO4 (不用 PO4 ?3 ,PO4 ?????)等。上下角標、冪指數(shù)等均應使用較主 符號小一號的字母。
2.12 國際代號與縮寫 文中盡可能采用國際代號與縮寫,例如 1 秒寫為 1 s,2 分鐘寫為 2 min,3 小時寫為 3 h,4 天寫為 4 d,雌性寫為♀,雄性寫為♂,國際單位(用于表示酶活力的國際單位用 U,不用 IU;表示藥物含量的單位用 u,不用 IU),概率(P,不是 P),紫外(UV)。國際代號不用于無數(shù)字的文句中,例如每天不寫每 d,但每天 8 mg 可寫 8 mg·d?1 。
2.13 數(shù)字 作為量詞(包括比率、時間等數(shù)字)均用阿拉伯數(shù)字;序詞一律用阿拉伯數(shù)字。星期幾一律用漢字,如星 期六;夏歷和中國清代前歷史紀年用漢字,如正月初五、丙寅年十月十五日等;不定量詞一律用漢字,如任何一個患 者、3 d 為一個療程等。數(shù)字的增加可用倍數(shù)表示;數(shù)字的減少只能用分數(shù)或%表示,如增加 1 倍,減少四分之一或 減少 25%。年份應寫出全數(shù)不得省略,例如:“1998 年”不寫成“98”年。1990—1997 年不能寫作 1990 年—97 年。 避免使用因時間推移而易被誤解的詞,例如:“今年”“上月”等,而應采用具體日期(月、日宜采用兩位數(shù))。
2.14 有效數(shù)字 測量數(shù)據(jù)不能超過其測量儀器的精密度。例如:6 437 意指 6 000 分之 1 的精密度。任何一個數(shù)字, 只允許最后一位有誤差,前面的位數(shù)不應有誤差。 在一組中的 x ? s 應考慮到個體的變差,一般以 s 的三分之一來定位數(shù),例如:(3 614.5±420.8)g,s 的 1/3 超過 100 g,平均數(shù)波動在百位數(shù),故應寫(3.6±0.4)kg,過多的位數(shù)并無意義。又如(8.61±0.27)mm,它的 s/3=0.09 mm, 達小數(shù)點后第二位,故平均數(shù)也應寫到小數(shù)點后第二位,寫成(8.61±0.27)mm。有效位數(shù)以后的數(shù)字修約數(shù)小于 5 則 舍,大于 5 則進,如恰等于 5,則前一位數(shù)逢奇則進,逢偶(包括“0”)則舍。修約時只可 1 次完成,例如:23.48, 若不要小數(shù)點,則應成 23,而不應該 23.48→23.5→24。百分數(shù)的有效位數(shù)根據(jù)分母數(shù)來定:1~10,一般不用百分數(shù) 表示;11~100,百分數(shù)到個位;101~1 000,百分數(shù)到小數(shù)點后 1 位;余類推……。
2.15 表和圖 凡用文字已能說明的問題,盡量不用表和圖。如用表和圖,則文中不需重復其數(shù)據(jù),只需強調(diào)或摘述 其主要發(fā)現(xiàn),不要同時用表和圖重復同一數(shù)據(jù)。圖題、圖注、表題、表注均采用中英文對照,圖表中量和單位應是量 的符號在前,單位符號在后,其間加一斜線方式表示,如?/nm 即表示以 nm 為法定單位的波長。圖表要有序號,只 有 1 個時,仍用“表 1”或“圖 1”表示。圖表中如采用縮寫時,第一次出現(xiàn)時請用全稱,以后再用縮寫。
表格用三線表,兩端開口,不用縱線;欄頭左上角不用斜線;除欄頭外,表身中不用或少用橫線;表內(nèi)盡可能不 用或少用標點符號;上、下行的數(shù)字最好對齊;表內(nèi)計量單位的名稱要使用單位符號。表格最好設計成單欄表,表注 依序用 1),2),3)……表示,寫在右上角。
曲線一般應經(jīng)曲線擬合,并盡可能“直線化”,例如通過對數(shù)、倒數(shù)、概率單位、算出單位等轉換。直線應根據(jù) 回歸方程繪圖。如有圖注者應在圖下寫明:1?……;2?……;3?……,或者 A?……;B?……;C?……。照片必須 反差鮮明,清晰易辨,常用大小為 127 mm×178 mm。顯微鏡照片內(nèi)應畫長度標尺,如├┤,示 1 ?m,必要時,以 ↑標明上方位。
2.16 討論 應討論本實驗(試驗)的新發(fā)現(xiàn)及得出的結論和觀點。應該交代本實驗(試驗)的不足之處,尤其是某些實 驗(試驗)條件難以或未能控制之處。對不作為本實驗(試驗)的內(nèi)容不必寫出。不要重復在結果一項中已敘述過的內(nèi)容。 討論中應聯(lián)系實驗(試驗)的目的與結論,應聯(lián)系實驗(試驗)結果與其他結果。避免推想太遠,避免不成熟的論斷,避 免因資料不足得出的結論,避免將本應納入引言(前言)的內(nèi)容放在討論中。
2.17 致謝 對論文僅作過某種幫助,或協(xié)助作了某項工作,則不一定按作者身份署名,可在文末以致謝的方式對他 們的工作表示謝意。致謝只寫協(xié)助工作或提供資料、材料者,對文稿幫助審閱修改者不列。
2.18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必須以作者親自閱讀過的近年主要公開文獻為限。勿引內(nèi)部資料和教科書。“未發(fā)表的觀 察資料”和“個人通訊”不能列為參考文獻。書面通訊和內(nèi)部資料可用圓括號插入正文。已被采用而尚未刊出的稿件, 可列入?yún)⒖嘉墨I,但在刊名后加圓括號注明“在印刷中”。尚未被采用的稿件,可在文中用圓括號注明“待發(fā)表資料”, 但不能列為參考文獻?!霸谟∷⒅小焙汀按l(fā)表資料”等,作者在投稿時應附復印件以供審稿時核查。正文中引用中 文作者姓名時,應寫全名,勿寫×氏。參考文獻序號加[ ],其格式與標點符號要嚴格按本刊規(guī)定。